符咒|泰国佛牌|风水物品
赵云和张郃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是蜀国五虎上将里最后去世的一位,而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中最后去世的一位,这两人死后,三国鼎立时期知名的武将几乎就没有了。赵云张郃死后,三国还有哪些名将?谁能成为第一?
第五,姜维
姜维是诸葛亮收服的魏国降将,第一次见到姜维,诸葛亮就觉得这个人值得栽培。诸葛亮与姜维在天水附近进行了一番交战,最终在诸葛亮的设计下,姜维成功归降蜀国,成为诸葛亮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姜维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是个能够指挥全局的帅才,后来姜维带领蜀国大军多次抵挡魏国的进攻,在刘禅投降之后,还可以想到联合钟会来自立的计谋。只可惜得不到刘禅的支持,姜维也是回天乏术。
第四,魏延
魏延是蜀国后期唯一的强将,甚至有人说,如果把军事大权给魏延,魏延很有可能取得比诸葛亮更大的成就。尤其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被认为是一条好计策,只是诸葛亮过于谨慎,没有采纳。
据《洋县志》记载,魏延在防守汉中时长期布署了「重门之计」。此「重门之计」并非重于城门的防守,而是于汉中险要之地,东、南、北门、等各路关口、隘口,设下大型防御工事,皆以强将锐卒守御,工事中弩兵可强弩齐发,隘口下可轻骑疾行,并可相互救援、接应,以精锐部队防御反击的策略。
魏延善于培育士卒且胆识过人,勇武战略兼备,是弥足珍贵的将才,故能得刘备破格提拔。然而其性格骄傲,执着,众人皆避其锋芒。以致魏延怒烧栈道后完全无人为其说情辩护,种下日后杀机。
丞相长史杨仪和刘琰与魏延都发生过争执,
刘琰被诸葛亮赶回成都,而杨仪与魏延的冲突愈发激烈,每逢军议两人有如水火之势,魏延有几次甚至怒到想拔刀当场砍死杨仪,杨仪也吓到哭出来
。费祎因此常常直接坐入两人席间,尝试为两人调停。
第三,王平
王平也是诸葛亮非常信任的将领,当时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特意让王平跟随,王平当然看出了马谡指挥的错误,只可惜马谡不听劝告,王平只能尽可能的挽回损失。
王平终年在军中,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便命人读《史记》、《汉书》,即可略知大意,往往论说而不失其大义。
王平为人遵守法度,不说戏言亦不嘲笑别人,从早朝到黄昏都能好好端坐,自律自重严整谨慎,是蜀汉后期常被托付重任的良将。
但其性情狭隘,易起猜疑之心,又因出身卑微且是曹军降将,所以为人自轻自卑是其缺点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句俗语很流行,其实它的原话是“蜀中无大将,王平堪大任”,指的是蜀汉后期杰出人才不足,连不识字的王平都要被托付重要职务。
第二,陆抗
陆抗是陆逊的儿子,是后期东吴的大都督。在陆抗的带领下,东吴守住长江,与魏军对峙多年。如果没有陆抗,恐怕东吴早就完蛋了。
245年,陆逊去世时,陆抗时年20岁,继承其父的
江陵县侯
,被吴帝孙权拜为建武校尉,领父陆逊部曲五千人,驻扎武昌。陆抗葬父,还都谢恩时,
孙权拿出以前杨竺告发其父的20条罪状,与陆抗核实。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孙权听了陆抗之言,消除了对陆逊的愤怒。
246年,升陆抗为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互换防区,屯守柴桑。陆抗临走时,其驻地完好无损,诸葛恪到后,俨然若新。而诸葛恪的柴桑驻地却颇有毁坏,诸葛恪深为惭愧。
251年,陆抗还都城建业治病时,孙权召见他,流著泪对他说:
“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
。252年,拜奋威将军。陆抗在与羊祜对峙时,羊祜以怀柔战略对待东吴,吴人也对羊祜心悦诚服,陆抗一直劝边境守将:“他一直都对我国以德服人,若我们对他们残暴,那他们不打仗就可以将我们屈服。我们两方各自保住边界,不要为了小小利益而擅自主张。”因此两方一度安泰,优待敌国的人民。
陆抗曾经送给羊祜美酒,羊祜不多疑直接饮用。之后陆抗生病收到羊祜送来的药,陆抗部属都劝他不要吃,但陆抗说:“羊叔子岂是那种会下毒的小人!”并坦然服药,病果然就好了。
第一,邓艾
邓艾是灭掉蜀国的主要功臣,他带领奇兵直接绕过了剑阁,杀到绵竹关,攻破绵竹,兵临成都,逼迫刘禅投降,为曹魏立下奇功。堪称三国后期第一名将。
邓艾早年凭其才学获举荐为典农都尉,然而因为口吃未能迁陞,因而就任与农业相关的稻田守丛草吏一职。邓艾酷爱军事,每到高山大泽,定必测量绘制地形,规划扎营布防。时人常取笑邓艾,然邓艾并不在意。
255年姜维伐魏失败,退守锺堤。邓艾认为姜维会再次来犯,所以加紧防备。256年,六月,姜维与蜀将胡济约定在上邽(今甘肃天水)会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今甘肃武山南)攻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邓艾军抢占武城山(今甘肃武山西南)据险拒守。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难克,于是夜渡渭水东进,沿山进取上邽。两军战于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胡济失期未至,蜀军交战不利,死伤甚众。
伐蜀胜利之后,邓艾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恢复其它蜀国官员的职位,重操旧职。他曾对蜀国的官员说:“诸位因为有我,所以才有今天。如果你们碰到吴汉这样的人,你们早已灭亡。”又说:“姜维自是英雄一时,与我相遇,所以穷途末路。”
向来与其不睦的钟会借此向司马昭诬称邓艾谋反,而邓艾在处置投降的蜀汉君臣时,没有遵从司马昭的指示,也加深司马昭的疑忌,遂命钟会收捕邓艾送长安。
钟会谋反失败被诛后,邓艾部将欲追还邓艾,卫瓘为了自身安危,派遣田续在绵阳西杀死邓艾、邓忠父子。邓艾在洛阳的诸子也被杀。
本文链接:https://gongdigou.com.cn/news/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