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国佛牌 » 正文

姜维九伐中原,到底是自不量力,还是自强不息?

36 人参与  2024年12月22日 11:30  分类 : 泰国佛牌  评论
姜维九伐中原,到底是自不量力,还是自强不息?

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秉承诸葛亮的遗愿,在公元249年到262年,总共十三年间先后九次北伐中原,史称“九伐中原”。

对于姜维九伐中原,历来褒贬不一,到现在依然争论不休。如何看待姜维九伐中原?到底是自不量力还是自强不息?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时期蜀国北伐已经有劳民伤财之嫌了,因为以蜀国的综合国力,北伐成功的几率小之又小。诸葛亮死后,蜀国失去一擎天柱,以诸葛亮的聪慧才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其他人就更不要妄想了。姜维虽然也聪慧过人,熟读兵法,但是比起诸葛亮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很多人认为姜维执意北伐是自不量力,空耗国力。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姜维其人,诸葛亮唯一看得上,并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的人,其才华可见一斑,非常人可比。以诸葛亮的见识不会不知道北伐是一项艰巨而又困难的任务,选中姜维做自己的接班人,其实就是选中姜维做北伐的继承人。诸葛亮去世之后,纵观整个三国,论才智又有几人能够超过姜维,姜维率师北伐何谈自不量力?

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的北伐其实并不是十分顺利,从内部看,接替诸葛亮执政蜀国的蒋琬和费祎对北伐都有不同的看法。蒋琬认为诸葛亮选择的北伐路线过于艰险,尤其是运粮困难,他主张从水路进攻,多造大船,由汉河顺流而下,攻击魏国的上庸等地。而费祎则有些反对北伐,他认为诸葛亮乃是奇才,连他都没有完成的任务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完成了,不如保境安民,敬守社稷,倘若北伐一旦失败,悔之莫及,所以每次姜维想要北伐,费祎都限制姜维所带的军士,通常不过万人。

从外部看,姜维在蒋琬和费祎去世之后才真正的掌握兵权,开始大规模的北伐,可是战绩确实不大,且败多胜少,耗费了不少的财力和物力,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司马昭伐蜀的步伐。也真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很多人都觉得姜维是自不量力,甚至觉得如果不是姜维折腾,恐怕蜀国国力不会被耗空,过早灭亡。

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两个十分重要的事实。

第一个事实:魏,蜀,吴三国,论地理位置,论国力,蜀国最差,即使从诸葛亮开始不北伐,最终的结局依然无法逃脱被灭亡的命运,无非就是苟延残喘,多存在几年而已。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进攻,在魏国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一举消灭它,结局还犹未可知,可以说诸葛亮和姜维坚持北伐是有道理的。

第二个事实:蜀国又叫“蜀汉”,刘备建立蜀国是以汉室正宗自居的,也是说蜀国是汉朝的延续,“北伐中原,恢复汉室”乃是蜀国的立国之基,最高宗旨。现在汉室的大片土地都被别人占领了,难道不该拿回来,难道要学南宋一样偏安一隅?

难道因为自己弱小,实力不够,祖宗的东西就不拿回来了,就放弃北伐,就为了多活几年,就为了蜀国多延续几年就苟延残踹,偏安一隅?

诸葛亮为何伟大,就因为他矢志不渝的北伐;姜维为何让人敬佩,也是因为他矢志不渝的北伐。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精神,即便是他们早已洞穿一切,知道可能的后果,可他们依然没有半点的退缩,哪怕是在蜀国灭亡的最后时刻,姜维依然做出了最后的努力,最终以身殉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姜维九伐中原,不是自不量力,而是自强不息!

来源:https://gongdigou.com.cn

本文链接:https://gongdigou.com.cn/news/5817.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首页| 泰国佛牌| 符咒大全| 三僚风水| 茅山医术| 备案号:粤ICP备2023105124号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