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史料爆出背后真相,一个“孤”字解读他的败亡

24 人参与  2024年12月21日 22:00  分类 : 百科  评论

1872年,随着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彻底宣告灭亡。

事实上,太平天国在历史上只存在了14年,可以说1863年,石达开兵败就义的那一刻,这个农民政权就已经走到头了。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里难得的文韬武略都很出众,并且自始至终不改其志的人才。可以说,太平天国没有他可能都延续不到14年。

只可惜,用兵如神的他最终兵败大渡河,为保全手下,英勇就义,身受凌迟酷刑而死,终年32岁。

被逼无奈,参加起义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官场腐败横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洪秀全屡次想要考取功名,但没能成功。

25岁时,他做了一场怪梦,梦见了皇上帝、天妈等神明,当时不解其意。1836年,他偶然从一个基督徒手中得到了一本名为《劝世良言》的书。

看完他顿悟了,原来,几年前,他梦到的那些神明是要他下凡“斩妖留正,作主救人”,他认为自己应该做那天下万国的真主,于是创立了拜上帝会。

这个宗教组织逐渐在周边的县市扩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加入。

1847年,他来到了广西,认识了年轻有为的石达开。受到洪秀全思想的启发,石达开很快决心加入拜上帝会,并迅速崛起为当地的领导人物之一,逐渐成为贵县一方的实力派。

石达开出生富农家庭,读过书、做过生意,为人豪爽,并且十分喜爱读兵书,很受当地乡民豪杰的爱戴。

他加入拜上帝会对于洪秀全来说是得了一大助力。

1850年,洪秀全发布命令,召集各路信徒赶赴金田团营,集结力量准备起义。

石达开在团营之前,巧妙地利用山区群众深信神灵的心理,采用了“拜旗”的形式发动民众。他通过这个仪式,成功吸引了大批群众加入拜上帝会,使这一宗教组织得以迅速壮大。

当洪秀全发布集结令的时候,他率领了4000多名信众奔赴金田,加入起义大军。

1月11日,正式宣布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田起义。

同年3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基称王,而石达开则担任左军主将,成为太平军的重要领导之一。

他带兵打仗当真是一个好手,太平军北上的路上,他屡立奇功,最终被封为“翼王”,寓意他是“天朝”的羽翼,显示了洪秀全对石达开的高度信任和倚重。

1853年,定都金陵,这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他们的政权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是太平天国政权内部产生分歧的开始。

定都以后,诸王享乐主义抬头,就连洪秀全也开始贪图享乐,将当初的豪言壮志抛之脑后。

只有石达开,始终坚守自我,洁身自好,这一点也是后世之人十敬佩他的一点。

其他人贪图享乐的时候,他还在努力拓展太平天国的势力。

他亲自指挥了攻打安徽临时省会庐州,最终迫使清朝的名将江忠源自尽,打出了太平军在该地区的强大声威。

并且摆脱了以往太平天国注重攻城掠地、忽视根据地建设的传统策略,采取了更加稳妥的方式,逐步扩展根据地范围。

在石达开的治理下,太平天国的地方建设逐渐有了模样。此前太平天国尚未形成系统的基层政权,地方行政一片混乱空白。

到达安徽后,立即着手整顿,他组织地方百姓登记户籍,推行选举制度,选拔基层官吏,并且开设科举考试,吸引有才之人加入太平天国的队伍。

他还加强了军队的纪律管理,恢复地方的治安秩序,实施了赈济贫困、关怀民众的政策,还制定了税收制度,确保政权有充足的物资和资金来源来支持军事和政治活动。

这些措施让当地的百姓生活逐渐安定,社会秩序得到了恢复。

1854年,他与湘军的统帅曾国藩在九江、湖口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两次重创湘军,致使湘军水师溃败,统帅曾国藩几乎因大败而自尽,所幸被部下救起。

同年秋,他在4个月内攻占了江西七府47县。所到之处,部队纪律严明,施政务实,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

因为他,太平军的实力因此迅速壮大,兵力一举扩充到了十万人以上。

1856年,石达开再次与湘军作战,彼时,曾国藩所带领的湘军被他团团围住,千钧一发自己,“天京事变”爆发了。

他被紧急叫去天京解困,而曾国藩因此得以逃脱。

山河破碎,翼王出走

1857年夏,安庆的天空乌云密布,天王洪秀全的宫殿内一片静默。翼王石达开缓步走出大殿,心中如同那压抑的天气一般沉重。

他刚刚与洪秀全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对话,表面上平静无波,实际上暗潮汹涌。洪秀全的猜忌已经无法掩饰,石达开也深知自己留在天京已是危机四伏。

这时的太平天国已不复当年锐气,内外交困,局势急转直下。起义初期,太平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南方,迅速占领了大量城池。

可如今,几位天王心怀鬼胎,各自为营,太平天国内部已经四分五散了,谁也不相信谁。

与其待在这里被猜忌,倒不如一走了之。

1857年6月,石达开决定率领部分军队离开天京,脱离洪秀全的直接控制。他深知自己与天王的关系已不可修复。

出走前夕,他几乎整夜未眠,站在军营门口,望着远方灰蒙蒙的天际,心中默默告别这座承载了太多辉煌与苦难的城池。

从此,石达开开始了他长达六年的流亡生涯。

他率军南下,试图在南方重新建立自己的势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石达开发现,他所面对的并不仅仅是清军的追击和阻挠,更有的是内部的离心离德。

1859年春,石达开直湖南,湘军派重兵前去阻击。

彼时的石达开的军队早已是强弩之末,缺粮、缺人、缺战马,一路上的艰难行军让士兵们愈发疲惫,最终只能被迫退到广西休整。

困于绝境,迷雾重重

1861年,石达开4进四川,并于1863年4月顺利渡过金沙江,朝着他心中期望的四川腹地前进。

天气闷热,军队在河道边修整,士兵们疲惫但士气尚高。

远处青山隐约可见,而前方的大渡河静静流淌,仿佛是一条通向希望的通道。然而,这一切的宁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

到达大渡河时,天空突然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

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渡船寥寥无几,更令人绝望的是,天公不作美,这两天的大雨将大渡河水位再度推高,河面上波涛汹涌,渡河变得愈加危险。

他站在河边,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压力。他的副将们在帐内急切地讨论如何突围。他很清楚,一旦强行渡河,全军可能会溺毙于湍急的河流中,后路也已被清军封死。

石达开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疲倦,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缓缓站起身,走出帐篷,望向漫无边际的黑夜:“传令全军,暂时撤退至大树堡,等待我的进一步命令。”

语气中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他心里已经清楚,绝境已成,他别无选择。

几天后,石达开决定与清军谈判。四川总督的骆秉章亲自前来会谈,提出只要石达开愿意缴械投降,便能保全残军性命。

英雄末路,壮志难酬

1863年6月石达开答应了谈判,被押往成都。然而刚刚到达成都,他剩下的精锐部队也就被清军一一剿杀。

清兵言而无信,石达开原本想保全自己的手下,然而没想到落得如此结局。最终,他在6月27日被凌迟处死,他的余部还在坚持战斗。

失去了石达开,太平天国损失了重要战力。

1863年,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11月18日,幼天王洪天贵福被凌迟处死,自此,太平天国政权基本可以说得上是彻底结束了。

大渡河边的滔滔河水依旧奔流不息,而石达开的名字,随着这场失败,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他的失败,源于早在大渡河之前就已埋下伏笔。孤军深入、孤立无援、孤身应对,他一步步走向无法挽回的绝境。

他这一路可以说是孤独的,他跟其他天王有所不同,从离开天京的那一刻,他就像一匹孤狼一样。

在大渡河前,他孤注一掷,只身进敌营,最终落入圈套。

当然,他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本身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农民运动有自身的局限性,终究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结语

石达开固然拥有卓越的军事才华,但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他的犹豫与高估形势让他失去了最后的生机。“孤”字,揭示了这位太平天国名将的失败根源,也昭示了他终究难逃历史潮流的命运。

来源:https://gongdigou.com.cn

本文链接:https://gongdigou.com.cn/news/5163.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首页| 泰国佛牌| 符咒大全| 三僚风水| 茅山医术| 备案号:粤ICP备2023105124号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