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石达开远征:太平天国8大名将,没有一人追随

28 人参与  2024年12月21日 22:00  分类 : 百科  评论

1857年,石达开率10万精兵单干,太平天国8大名将,没有一人支持,也不追随翼王外出。如此,石达开兵力虽多,但良将很少,指挥也不灵活,最终兵败大渡河。

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智勇双全。石达开16岁那年,洪秀全、冯云山亲自登门拜访,请求他出山协助创业。19岁统帅千军万马,征战四方;20岁册封翼王五千岁,羽翼天朝;24岁赢得湖口大捷,威名赫赫。

1857年,石达开决定离开洪秀全,自己外出创业,建立江山。“五言告示”遍地张贴,许多将士纷纷前来投奔,得到十余万人。但是,此时太平天国的8位名将却不支持他,还建议翼王以大局为重,不要一意孤行。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但还是有很多名将活了下来。韦俊、林启荣、陈玉成、李秀成、黄文金、吴如孝、李世贤、杨辅清,都支持洪秀全,留在太平天国。

那么,为何这8人不跟着石达开外出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4点:这8位将领非常明智,知道利弊取舍。

首先,石达开外出,名不正言不顺。石达开选择单干,理由是:“天王掣肘,为避免再次内讧”,站在道德制高点。但是,洪秀全已经承认错误,且派使者前来安庆“请求”,并送来群臣的“求情表”,给了翼王台阶。

见好就收也是一门艺术,石达开不懂得这个道理。石达开不但拒绝回京,还多次扣留洪秀全派来的使者,甚至将其处死。如此一来,石达开打造的“人设”在这些将领看来,很值得怀疑。

洪秀全认错,君王主动妥协,石达开还一意孤行,岂能令人信服呢?石达开自己说依旧支持太平天国,为何君王让你回来,你却不回呢?

其次,这8位将领并非石达开嫡系,发展前景不好。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天国的武装力量分别掌握在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人手中,他们的部队具有相对独立性。

林启荣、黄文金、吴如孝、杨辅清,是东王杨秀清的嫡系,也是他一手栽培出来的。韦俊,北王韦昌辉的弟弟,此时是“韦家军”的扛把子。陈玉成、李秀成则是秦日纲培养,在“五丞相东征”中独当一面,得以挤进高级将领系列。

石达开的铁杆亲信,就是黄玉昆(此时阵亡),以及傅忠信、赖裕新、余忠扶等悍将。如果这8位名将跟着走,想要在翼王阵营中出头,难度比较大,且容易跟原翼殿将领闹矛盾。

再则,这8位将领手中有军队,且控制一些城池,留在太平天国发展前景好。天京事变,杨秀清被处死,太平军没了统一指挥。如此,外地将领,纷纷将镇守的城池当成自己的领地,并认真经营。

例如,韦俊有池州,李秀成兄弟江北多座城池,陈玉成控制安徽,杨辅清也能分享皖南基地,吴如孝有镇江,林启荣有九江,黄文金坐镇湖口。稳定的基地,是建功立业的前提,为何还要去闯荡呢?

最后,清军围追堵截,抱团才能取暖。天京事变,太平军相互厮杀,清军则乘势发起进攻。安徽战场、湖北战场、江西战场、天京战场纷纷告急,许多城池都遭遇围困,压力很大。

放弃城池,军心动摇,太平天国注定撑不下去。一旦清军攻克南京,然后集中兵力追击,石达开的远征军也折腾不了多久。所以,抱团才能取暖,有稳定的根据地,才谈得上生存。

傅忠信、赖裕新,这是石达开麾下最能打仗的名将。他们之所以跟着翼王,除了本身就是嫡系,关键是他们在江西作战失败,瑞州、吉安保不住。湘军攻克了城池,他们无处可去,跟着石达开才可能出头,故而愿意外出。

8位名将不追随,石达开麾下兵力虽多,但良将很少,这对战斗影响很大。石达开屡战屡败,折戟大渡河,跟这点有关。如果他们选择追随翼王,能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很少,在历史上也不会留下太多足迹。

汪海洋、吉养元、谭体元、朱衣点、童容海等后期名将,跟石达开外出创业,没啥战斗事迹,默默无闻。1860年,他们从广西北上,脱离翼王,重新回到太平天国,并参与东征江浙,方才威名赫赫。

可以说,抱团才能取暖,团结才能发展,闹“分家”只会走向衰败。如果石达开留在太平天国,坐镇安庆,节制各路军马,也不会有大渡河之覆没。

来源:https://gongdigou.com.cn

本文链接:https://gongdigou.com.cn/news/5112.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首页| 泰国佛牌| 符咒大全| 三僚风水| 茅山医术| 备案号:粤ICP备2023105124号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