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咒|泰国佛牌|风水物品
春秋时代转变为战国时代,最权威的分界线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看待任何问题和事件,都是从道德层面来诠释。
不是从表面找原因,也不是挖掘社会深层次的原因。
全部都是从道德层面找原因。
天上的太阳发生月食了,迷信的老百姓说是天狗出来吃月亮了,社会上层的精英给出的答案则是皇帝不修德政,导致老天爷对自己的“儿子”不满意了
钦天监的“天文学家”发现了流星来了,不是去许愿,而是惊慌失措的上书去“劝谏”皇帝:不要再沉迷于酒色了,起来好好干活吧!
既然结束了落后愚昧的封建社会,就要用最先进的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问题。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前,弑君、篡位、灭国的事情也有很多,可是没有人说礼崩乐坏。
看历史多了,就会发现,历史远没有史料上记载的那么美好!
从“春秋争霸”转变到“战国兼并”,礼崩乐坏知识一方面。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各国具备了兼并的能力,具备了大规模战争的能力,具备了大国之间灭国的能力。
而这个能力来源于哪里呢?
来源于于社会生产力的升级
社会生产力是一只无形的手,藏在幕后遥控着历史的转折。
人类认识并掌握了火的使用,直接让人类解决了食物问题,原来不能吃的,不好消化的,通过火变成熟食,大大扩展了人类食物的范围。
人类学会了实用工具,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从此人类在进化的道路上将动物甩的越来越远。
以上仅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大的转折点,对整个族群影响特别大。
而小的转折点也不少。
耕作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升级成为战国时代社会大变革的关键突破点
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发明了当时世界农业史上最划时代的种植技术——垄耕种植法。
什么叫垄耕种植法呢?
在种地前将土地先耕一遍,高的那行叫作垄,垄与垄之间叫作沟,再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这样粮食产量比平地粮食产量要高出一大截。
为啥这样种粮食比平地种的产量高呢?
第一个原因: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第二个原因:保证每株庄稼都能自由呼吸,不至于挤一块。这样光照较均匀且通风性好,既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还避免挤一块儿捂烂了。
第三个原因:垄与沟有高低差后,浇水直接往沟里浇就行,根会直接从沟中吸水,不仅利于水分吸收,在多雨的季节还能方便排水防涝。
第四个原因:垄和沟之间每季之间要进行一次互换,垄就变成沟,沟就变成垄,相当于土地进行了轮休,地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
第五个原因:垄耕的地表面积比平地耕种面积要增加20%至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摄氏度,昼夜温差大更利于光合产物糖分的积累,新疆的哈密瓜就非常甜。
这么一技术改动,让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土地使用率增加,降低了灾害损失。
一进一出,在同样的劳动输出下,粮食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而就这样简单的意向技术改进,欧洲的农民直到17世纪才意识到。
春秋后期,冶金技术升级了
工匠们加高了炉身,炉内气流与矿石接触的时间延长,能量利用率有了重大提高。
鼓风技术和燃烧强度也被强化,气压开始增大,气体穿透能力进一步增强。
冶铁的温度因此发生了重大突破,生铁在一千一百五十摄氏度至一千三百摄氏度的状态下被冶炼了出来。
技术的升级使得铁制品可以批量生产,而且质量也提高了,含碳量高,质地坚硬。
铁的最大作用,先是在于农,然后用于战争。
从春秋时代的三万人纵横天下,到战国时代只能算是个仪仗队的阵势。
战国时,赵国二十万大军攻中山,秦国白起长平大战坑赵国四十五万人,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灭楚,越来越大的用兵手笔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自此,小国逐渐被大国兼并,大国疆域辽阔、人口膨胀、军事理论逐渐成熟,装备训练机制更加完备,其军队之庞大、战斗之惨烈,标志着美好的春秋时代即将作古,实用至上的惨烈战国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同样的小革新引起大变化的还有一个东西~马镫。
学过历史的同学都知道,
华夏文明五千年,是一个分裂~统一~分裂~统一的循环的过程!
也是一个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对抗~融合~对抗~融合的过程!
大家都觉得汉唐比较强盛,把北方的游牧民族打的满地找牙。
但是到宋之后,好像中原的华夏文明一直被游牧文明压着打,遇到有明君的还好,碰到稍微弱一点的皇帝,游牧文明骑着马儿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气人!
根本原因并不是儒家思想钳制王朝重文轻武!
而是,马镫被发明,被广泛应用!
马镫大约发明于南北朝时期。
马镫最大的贡献是:解放了骑兵的双手!
发明前,春秋,战国,秦汉,最厉害的不对是什么?
是步兵!
前有魏国的魏武卒,后有秦国的赳赳老秦,都是步兵!
就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也不好使,可以说,那时候的骑兵对上步兵只有一点便宜可占,就是比对方高一点点!
真的要骑马打仗,那是相当的痛苦!
本文链接:https://gongdigou.com.cn/news/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