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三国第一“空耳”:司马懿为什么会将“荆州”听成“并州”?

31 人参与  2024年12月20日 05:00  分类 : 百科  评论

所谓“空耳”指的是根据相似的读音,创造出与原句发音相似但意思却大不一样的另一句话。而要说到在三国时代最有名、影响最大的空耳,那就当属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的时候假装耳背,这也是成为后来三分归晋的诱因之一。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逝,年幼的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担任托孤辅政大臣。而曹爽后来用各种方法将司马懿闲置,自己成为独揽朝政的权臣。司马懿则在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蛰伏,准备利用曹爽的失误东山再起。

司马懿

独揽大权的曹爽虽然唯我独尊,但对年逾七十、闲居在家的司马懿依然不是完全放心。正始九年(248年),曹爽任命亲信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李胜离京上任前,曹爽派他到司马懿府上辞行,借此了解司马懿的情况。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当然清楚李胜的真实来意,于是便假装卧病在床。当李胜提到自己将前往“荆州”上任的时候,司马懿故意将“荆州”错听成成“并州”,还嘱咐李胜什么“并州近胡,善为之备”,,完全是一副“老迈昏聩、命不久矣”的样子。

曹爽得到李胜的报告后,就再也不对司马懿做任何防备。嘉平元年(249年),曹爽兄弟带着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控制曹魏京师洛阳,史称“高平陵之变”。曹爽后来被以谋反的罪名夷灭三族,司马氏从此控制了曹魏大权。

不过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奇怪:“荆州”与“并州”的读音并不是很相似,尤其是语音的声母不同,按理来说是很难“空耳”的。司马懿强行把“荆州”与“并州”错听混淆,为什么曹爽、李胜这些人就没有感到这里面有问题呢?

曹爽

在三国时期的官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提到自己故乡地名的时候要成为“本”,比如本县、本乡、本州等等。因为李胜的父亲李休是荆州南阳郡人,所以李胜的祖籍也是荆州。因此李胜提到“荆州刺史”的时候,说的是“本州刺史”。

诈病赚曹爽

而司马懿就利用了这个官场习惯,故意把李胜口中的“本州”错听成“并州”。因为“本州”和“并州”语音相近(尤其是声母相同),所以假装听错的司马懿才不会引起李胜以及曹爽等人的怀疑,从而完成“高平陵之变”的准备。

来源:https://gongdigou.com.cn

本文链接:https://gongdigou.com.cn/news/2768.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首页| 泰国佛牌| 符咒大全| 三僚风水| 茅山医术| 备案号:粤ICP备2023105124号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